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|警钟长鸣!“三合一”场所的危险你知道吗?
什么是“三合一”场所?
“三合一”是指住宿与生产、仓储、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。
“三合一”场所最常见的安全隐患
👉 住宿场所和生产、仓储、经营等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内,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。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。
👉 电线普遍没有采用金属管、封闭式金属线槽或者绝缘阻燃PVC电工套管保护措施。
👉 楼梯间、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等紧急逃生通道没有保持畅通。
👉 违规设置防盗网,没有设置紧急逃生口和缓降器、逃生软梯等辅助疏散设施。
👉 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或充电。
“三合一”场所的危害
1、容易燃烧、火势猛烈。
“三合一”场所不仅室内可燃物多,生活、生产用电设备也不少。用火、用气不规范,极易引发火灾;
2、火势容易蔓延,着火区大。
“三合一”场所内的建筑材料干燥易燃,与空间接触面积大,一旦着火,迅速成为火势蔓延的主要媒介;
3、容易产生有毒气体。
“三合一”场所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烟雾、一氧化碳和醛类等有毒气体,容易造成人员中毒、窒息甚至死亡;
4、容易造成人员被困和伤亡。
住宿场所和加工、生产、仓储、经营等场所没有严格的防火隔离,发生火灾时,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。
5、灭火救援难度大。
“三合一”场所建筑内部环境复杂,疏散通道少,甚至会被堵死,消防员救援难度大。
消防科普时间:
如何消除火灾隐患
1、严格控制使用性质。
在具有甲、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、储存、经营等场所或建筑中严禁设置住宿场所、人员宿舍。
2、严格落实防火分隔措施。
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.5小时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。
3、严格落实逃生疏散措施。
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。场所内的疏散门应采用疏散方向开启。
4、严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。
建筑物吊顶、墙面等装修应用不燃或难燃材料,室外广告牌、遮阳棚等应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。
5、严格落实技术防范措施。
在疏散走道、住宿部分、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、疏散楼梯的顶部应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。场所内应配置灭火器、消防应急照明灯。